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AIF)与AppWorks、台湾智慧云端服务(简称台智云,TWS)合作,公布2023年上半年「台湾 AI 生态系地图」(Taiwan’s AI Ecosystem Map First Half 2023)。本次地图针对企业所使用的AI技术以及产业市场进行分类,并特别提出着重於生成式AI技术的新创企业,以及台湾首推出供产业使用的企业级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在2022年底掀起讨论热潮,直至2023年第一季话题依旧延烧,这是自2017年在台湾蔚为风潮後,大众再度关注起「企业该怎麽应用AI?」或是「AI会不会取代人类?」等议题。紧接ChatGPT之後,具有更强大生成能力的GPT-4也跟着发布,不止文字,就连图片、影音都可以一键生成;其他科技巨头也不遑多让,纷纷卯起来展现研发实力,让2023年初的每一天都有新东西出现,好不热闹。不过,这一波狂潮是否对台湾的AI发展能量带来影响呢?
生成式AI应用将大爆发?
根据研调机构CB Insights在6月初所选出的2023年全球最有前景的100家人工智慧新创企业,可以发现今年的获奖者多半致力於生成式人工智慧基础设施、情感分析、通用人型机器人等。此外,根据麦肯锡(McKinsey & Co.)最新研究也指出,生成式AI每年可创造出相当於2.6至4.4兆美元的经济价值,并有75%的企业会使用生成式AI提供价值,这些企业包括客户营运、行销、软体工程、研发领域,显见生成式AI对产业带来的影响将会逐步增大。
藉由本次生态系调查,我们也询问AI服务或产品的新创企业,希望了解ChatGPT所带来的生成式AI热潮,是否对企业造成影响。整体而言,这波热潮为不少AI新创企业带来曝光与服务机会,也因为大众对於AI的关注度提高,加上媒体报导的推波助澜,对於人工智慧的认知也逐步提升,进而减少企业与客户间的沟通成本。
那麽,台湾企业使用生成式AI的主要应用是什麽?目前以撰写文案、图像制作,以及客户服务为主,过往多被整合进行销科技的领域中。例如以AI主播为主要产品的集仕多,由於影片内容较能吸引阅听者目光,且在SEO的优化上也较网页内容的优化难度低,为了帮助企业行销人员与频道内容经营者能够快速量产,且不必受限於拍摄影片所必须支付的高昂金钱与时间成本,便能利用AI主播的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企业或创作者在影片产制上的门槛及成本。
另也有许多企业积极将生成式AI应用加入既有服务流程中,我们也发现,许多企业在这波AI应用讨论中,对於利用ChatGPT串接原本的资料库打造专属Chatbot跃跃欲试,并认为能够取代大部分的客服工作。不过,这种看似「并不难」的做法,实际上并没有想像容易。例如,Chatbot完成後要放在哪里?是官网还是在FB回答粉丝团提问?让内部员工使用或让外部消费者使用?这两者有什麽差异?还有,哪些资料能够放进去,哪些敏感资料不适合……?这些都无法藉由技术解决,是牵涉到营运策略与治理的重大议题,必须审慎思考。
台湾首个企业级大型语言模型出现
另一个这半年来深受关注的议题是,ChatGPT推出後,是不是需要建立属於台湾的大型语言模型(LLM)?所谓的大型语言模型指的是拥有超过 100 亿参数的语言模型,LLM 通常以 Transformer 架构为主,因为 Transformer 可以处理较长的语句,并找到句中词汇间的关系,更能理解对话。为什麽需要建立台湾的大型语言模型?原因在於,ChatGPT等生成式AI的资料集里面,繁体中文的比例非常低,因为不免产生某种程度的系统性偏误。
今年3月,台湾智慧云端服务公司运用「台湾杉二号」AI 超级电脑的算力,推出福尔摩沙大模型(FFM,Formosa Foundation Model),让企业能有效应用大型语言模型。FFM 是基於「Bloom」大型语言模型,加强优化繁体中文语料的预训练模型,模型参数高达 1760 亿,且同时支援多国语言,并加入台湾在地知识资料,使 FFM能有更精准且符合在地文化认知的表现。
人工智慧自 2017 年在台湾蔚为风潮,当时许多企业都在讨论:「AI 可以怎麽应用在企业?白领工作者会不会被 AI 取代?」时至 2023 年,ChatGPT 的出现再次引发热烈讨论,不禁令人好奇,这些「ChatGPT们」的热潮会持续多久?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观察,2017 年与 2023 年企业对於 AI 的问题基本毫无两样,此外,根据AIF年初所发布的《产业AI化大调查》结果显示,经过了四、五年,仍然只有不到三成的企业开始导入AI。
但在这段期间,亦有不同单位投入AI研究与人才培育领域,例如科技部推动AI创新研究中心计画,补助台大、成大、清大、阳明交通大学等四校成立AI 创新研究中心;而政治大学则结合该校人文社会优势,积极培育跨域人才。
此外,在创业加速器方面,2009年成立的AppWorks,於2010年启动AppWorks Accelerator。多年来专注於AI、Blockchain、Southeast Asia三大主题,并且持续连结新创校友与各种类型的企业与机构合作,推动各式数位转型。AppWorks 也在 2021 年 4 月宣布与同样於 AI 新创生态系活跃的纬创资通,合作启动 Wistron Accelerator 垂直加速器,集中招募 AI、物联网、云端与资安领域的新创,并得以直接和纬创集团各个事业单位合作,提出解决方案,寻求更多成长机会。另有包括 Sparklabs Taipei、Taiwan AI x Robotics Accelerator、台湾云谷云豹育成计画等以 AI 新创团队为主要招募对象的创业加速器,持续为AI新创挹注能量。
而结合国家政策和华硕集团资源的台智云团队,也积极打造AIHPC 生态圈服务,并透过AI Factory ProgramAI Factory加速器计画,招募具AI 应用服务、生成式AI及传统软体业产品开发与技术能力的新创团队,并提供超级电脑计算力及乘载应用服务运行的云端平台提供技术支援、协助AI应用技术产业落地的经验。
在新创团队与人才能量累积之余,如何对接产业的需求将是新创的机会与挑战。AIF以推动产业AI化为使命,自2023年初便积极推动多项计划,例如「AI 陪跑实验计画」便是针对零售、服务与餐饮业提供 AI 知识与通用工具科普课程,以及进阶解决方案,赋予企业 AI 能力。更号召台湾软体产业力量组成「AI 陪跑团」,搭建起双方的交流平台,以提升台湾产业竞争优势。
无论有没有使用生成式AI,企业导入AI的成功关键,与企业策略与数位化程度密切相关,更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
以下为本次「台湾 AI 生态系地图」分类说明:
人工智慧开发工具:为了支持人工智慧各个发展阶段所提供的应用服务与工具,包括适用於AI开发的晶片、数据标注与管理,以及协助企业在生产流程中进行模型部署与维护的平台。
特定行业应用:该领域的新创已针对特定领域产业的痛点,发展出解决方案或产品。
跨产业应用:主要以专注於研究可用於多个行业的技术或解决方案,包括电脑视觉、音讯及自然语言处理。
(大图请点选连结)
Taiwan’s AI Ecosystem Map Second Half 2022 由财团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 (AIF) 、AppWorks 、台湾智慧云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制作,每半年更新一次,有任何指教与建议,请 email 至 [email protected]。